蓝海长青—强军梦 中国梦

首页 蓝海汇 院士讲座

王凤岭:第四次工业革命给国防科技建设发展带来了什么?

作者:王凤岭,蓝海长青智库高级研究员 2018-09-18608

进入21世纪,通过前三次工业革命的人类社会开始面临空前的世界能源与资源危机、生态与环境危机、和平与发展、多极化格局、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由此引发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生物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如何认识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国防建设发展带来的影响?应当采取哪些对策?笔者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粗浅的分析。

 

 

 

三个标志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的脉络。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以英国、法国和美国为主要国家的第一次工业大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其主要标志是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19世纪7080年代,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和日本等国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爆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军事上出现了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喷气式军用飞机、战舰、雷达和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等,其主要标志是电力和内燃机的普及。20世纪4050年代,美国、苏联、德国、英国、法国兴起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人工合成材料技术、分子生物技术、遗传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应用,在军事上出现了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军用航天器、超音速喷气式飞机、隐身兵器、防空导弹、无人机等新式武器装备,其主要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与应用。

 

21世纪第二个10年开始,人类社会兴起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发起这次工业革命的国家有美国、欧盟各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中国。这次世界工业革命,多种颠覆性技术创新受到主要国家、军队和企业的高度重视,移动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产品开始在全球推广,机器人技术、3D打印技术、自主控制技术、脑科学技术、可控核聚变技术、材料基因组技术、超级电池技术、生物基因技术、量子技术、网络攻防技术、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AR/VR技术)、碳氢快速催化合成技术和外骨骼技术等不断突破。在军事领域,无人机集群作战技术、现代声纳技术、军用互联网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和智能武器、动能武器、激光武器、高超音速飞行器已经或者即将投入战场。第四次工业革命目前在军事领域里已经呈现出三大标志:一是,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广泛普及,形成高度灵活、人性化、数字化的产品研制与服务模式,战场指挥、控制、行动、保障等军事活动趋于智能化。二是,通过高新技术融合和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突破,模糊了实体、数字和生物世界的界限,战争设计、战略规划和武器装备研制趋于一体化。三是,机器人正从工厂走向军队医院、仓储、速递领域和现代战场,工业革命正在模糊人和机器之间的界线,战争形态趋向无人化、信息化、智能化。

 

 

 

六个特点

 

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迅速,德国、美国、中国、日本和欧盟各国搭上了头班车。回顾近些年工业领域汹涌澎湃的科技创新大致过程、主要活动、重点领域和诸多成果,此次工业革命折射在军事领域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智能化突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智能成为关键词。信息、技术作为未来国防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颠覆性科技创新越来越发挥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电子器件微型化、计量机及存储介质的性能飞跃,使得小体积和无线功能成为现实。军用互联网、物联网、指挥链、控制链、行动链、保障链的运行都需要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产生都是通过智能制造、智能生产的仪器仪表或传感器而来,产品制造中对无人装备的智能计量测试成为关键环节。智能制造催生了自主生产模式,能够满足各用户的“定制”需求,使得武器装备的研制更加高效率,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装备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也会更高。军事领域的智能化,将造就新的战争形态。

 

二是无人化喷发。从近些年机器人研制的情况看,无人化工业产品已呈现井喷式发展。在军事领域,空中飞行的无人机、地面活动的机器人/车、水面水下游弋的无人舰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不胜枚举。由此出现了无人机//车集群作战模式的雏形,出现了有人/无人编队作战模式,出现了保障领域里的无人管理仓储模式、无人运输模式等。军事领域的无人化,将改写现代战争形态。

 

三是多学科融合。智能连接产品的爆炸式增长离不开多学科的高度融合,这种融合将重新定义整个国防工业产业链条,影响巨大,尤其是数字化的灵活性将更加强烈地影响现实世界,包括影响军事领域。多学科融合、多领域协作、多行业互联互通将成为必然趋势。对于国防工业来说,通过数字化的企业平台,将虚拟和现实世界进行融合,将企业内外多学科、多专业协调融合,进而实现从装备制造车间到企业管理机构的双向信息流和数据协同优化,这是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断进步的必经之路,也是推进国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四是多行业覆盖。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超材料等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不但涉及传统的工业领域,而且覆盖了诸多新兴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全球化工业科技革命的新态势。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使工业领域出现翻天覆地的变革,将大力推进新军事革命的深入发展。

 

五是高速度发展。近几年的工业企业的创新发展神速,令人叹为观止。颠覆性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兴工业产业飞奔而至,科技创新成果数不胜数。科技革命的发展带动了军队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新型装备的快速研制与服役,使得军事力量在军事理论、体系结构、武器系统、保障系统、教育训练和战法运用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变革,战斗力生成周期明显缩短,以基于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国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世界诸多军事强国大国的共识。

 

六是高技术易得。机器人、互联网、智能手机、生物技术的普及速度之快远远大于人们的预期。高新技术一方面会使军事效益提高,另一方面又会带来极大风险。广泛普及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将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轻而易举地得到,导致了会有更多手段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武装与非武装的冲突将变得更加复杂多样,网络战争、无人化战争、智能化战争、生化战争等,越来越成为可能的或可行的战争形态。

 

 

 

两面影响

 

任何革命都将对人类社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此次工业革命亦不例外,也具有“双刃剑”(利与弊)的特征。其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甚至是破坏性或毁灭性的一面。

 

影响国防发展的积极方面

一是将使军队规模变小,趋于更加精干。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虽然增加了新的岗位,但更多的是大量减少传统的、可以由机器人代替的岗位。

 

二是导致军事体系重塑,编成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其重点是培育新质作战力量,发展杀手锏力量,使其能够适应未来战争的无人化、智能化、信息化形态。

 

三是将使武器装备的研制、使用效能更高。新材料、新技术、新业态、跨领域、跨行业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使得智能制造能够把人们想得到的装备都能造得出来,而且既快又好。

四是军事行动以快胜慢规律将随处可见。高新技术造就的武器装备体系与高素质指战员相结合,将使指战员向往的“感知情报快、信息处理快、指挥决策快、作战行动快、战果评估快、综合保障快”成为现实。

影响国防发展的消极方面

一是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将产生颠覆式的破坏力。斩首、精确打击、全球快速打击、蜂群式无人机//车作战等,可能成为主要作战模式,其毁伤威力和心理震撼巨大。

 

二是凡是数字化的系统都避免不了网络入侵的风险。未来战争呈现网络率先、无网不战之势,综合破坏力巨大。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流动快,网络脆弱性,也为敌方实施网络战、电子战、心理战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别是计算机病毒对军事指挥网、经济互联网、民生互联网破坏极大,将引发社会动荡、民心不稳,安全风险骤增。

 

 

 

五项建议

 

变革,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过程中恒久不变的主题。积极利用变革的积极因素推进国防力量不断强大,未雨绸缪,才能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或以战止战的高级目标;强力遏制变革中的消极因素使之把破坏力降到最低,才能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实现人类社会的高度文明与进步。

 

一是始终把国家安全放在首位。国家安全是国防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创新发展的基石。国防发展要紧紧围绕国家安全战略所确定的目标,加速打造维护国家太空安全、空中安全、网络安全、海洋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多领域里自主可控、能战胜战的军事能力。还要在研制智能无人武器的同时,充分考虑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预有处置措施,有效防范无人装备可能带来的己方伤害。

 

二是推进国防科技创新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是国防发展的源动力。要针对目前存在的原创能力不足、关键高技术领域依赖度高的薄弱环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遵循需求规律、市场规律、痛点规律、协同规律、渐进规律,采取自主创新研发为主、引进借鉴为辅相结合的途径,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工业企业全面创新健康发展。特别要重视军民两用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转移,让有益成果为国防现代化和经济建设服务。

 

三是完善国防发展的体制机制。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已经与世界强国、大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机遇不可多得,机会不可错过。要充分利用国防与军队改革发展的有益成果,筑牢基础,迎接挑战;重新审视和定位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新需求,进一步完善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规划、计划、政策制度、对策措施、基础设施、网络平台,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四是加强国防工业体系建设。国防军工行业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影响最大、最深刻的领域,同时也是国防力量武器装备研制的必要条件。要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整合改革国防工业企业,优先发展重点军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智库,打造国防军工龙头行业,形成军工新技术群、新材料群;提升高新科技成果应用能力,大力扶持、鼓励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有效开发国家、社会等资源,形成推进军队现代化深入发展的新型国防工业体系。

 

五是建设高质量科技队伍。科技人才队伍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军事领域科技成果研发和应用的决定性因素。应当科学分析、准确判断此次工业革命诸多领域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军地教育资源和国外科技教育资源,既要建设本学科人才队伍,也要建设跨学科人才队伍,还要建设高素质的内行科技创新管理队伍,为国防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技队伍支撑。

 

欢迎转载,请注明转自蓝海长青智库军民融合科技创新资讯平台。共铸强军梦,共赢中国梦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