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长青—强军梦 中国梦

首页长青论坛巅峰论剑马岛之战对空军在未来海战中地位作用的启示

浏览:558 | 回复:0

裘兴新

士兵 
签到天数 0 天
1
帖子
15
积分

马岛之战对空军在未来海战中地位作用的启示

楼主发表于 2017-03-22 14:14:24

30年前的今天,英国与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而进行的一场岛屿争夺战,世界上称“马岛之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生的首次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以双方海空力量为主体的登陆战,战争最终以英军惨胜而告终。

“马岛之战”的历史硝烟虽已散去,但它真正开创了世界战争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科技局部战争,而且更是一场典型的空海协同夺岛作战模式的战争。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对海洋大国的战略、海空力量的使用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海空力量对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地位,海上力量的有效、合理运用对国家战略的支撑,在此战役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这对我军未来可能出现利用空天一体化力量进行的海上维权具有重要的启示。

启示一:夺取制空权是决定现代海战胜负最为直接的因素

制空权,是指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航空空间的控制权,亦称空中优势。关于马岛之战的制空权,在学术界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战争的胜方掌控着制空权;另一种观点是从双方舰船损失的情况来判断制空权在哪一方;再有一种观点认为,从双方战机直至战争结束前都能对敌方实施有效攻击方面来判断双方都没有取得有效的制空权。笔者比较认同第三种观点。在整个战争中,两军空中力量都在不同的战争进程有着各自的“亮点”,这也是导致英军惨胜最为直接而重要的原因所在。

马岛之战,充分证明了现代海战对制空权的依赖性。作战双方为夺取和保持战场海域的制空权进行激烈斗争,不仅表现在空中对决,而且还表现在摧毁保卫地(海)基地、作战舰船和后勤补给基地。英军尽管派出了强大的特混舰队,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飞机数量和机种,难以有效为舰队护航。而且由于没有较好的空中预警和远程攻击能力,在整个战争的过程中没有取得绝对的空中优势,导致了海上舰船遭受重创。

随着战争进程不断推进,特别是英军“征服者”号击沉“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之后,阿根廷海军再也不能组织有效的战斗出动,“5.25”的A-4舰载机也全部改为由陆上出动。接着英军对马尔维纳斯群岛上的阿军机场进行突击轰炸破坏,导致了阿军战机必须在远离马岛的本国机场起飞,大大削减了阿军战机留空作战时间,影响了作战效能。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战争是多维空间的立体战争,不管主战场在陆上还是海上,夺取战场制空权必定是交战双方首先需要解决的。

早在1979年1月18日,邓小平在和当时的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吕东同志谈话时,留下了“现代战争要取得制空权”的著名论断。他指出:“不管如何,今后作战,空军第一。陆军、海军、空军,首先要有强大的空军,要取得制空权。否则,什么仗都打不下来。”他还在 1980年3月12日,“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将来打起仗来,没有空军是不行的,没有制空权是不行的。陆军需要空军掩护和支援,海军没有空军的掩护也不行,我们主要的是近海作战。没有制空权,敌人的飞机可以横行无阻。”面对我空军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海上维权而采取的作战行动,同样存在着远离本土机场,对夺取战场制空权同样也存在着艰巨的困难。

为此,要夺取战场制空权,必须要在取得制天权、制电磁权和制信息权的前提下进行,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工程。为此,空中预警、空中加油和空中投送是确保有效实施空中封锁和空中打击的先决前提,是取得战场主动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启示二:海空一体战是决定现代海战胜负最为基本的模式

海战,指敌对双方海军兵力在海洋上进行的战役或战斗,这是狭隘的理解和认识。广义的海战,应是敌对双方以海空军力量为主体的诸兵种联合协同,在某一海域进行的战役或战斗。近年来,美军高调重返亚洲战略,抛出的所谓“空海一体战”构想,这为我们未来可能发生的海上维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夺取制空权与制海权都是海战胜利的前提和基础,但属前因后果的关系。自1915年英国海军航空队首次击沉土耳其军队运输船以来,空中打击力量登上海战的“舞台”已有近百年历史,使得人们对坚船利炮的传统海战有了崭新的认识,海战场由海上决斗变成了海、空间密切联系的立体战争模式。这是舰船自身防空能力局限性和空军机动能力的优越性对比的结果。 

由于我国所处的特定地缘环境,是未来可能导致海上维权争端的直接原因。为此,要充分考虑到作战空间的广阔立体,作战领域的相互重叠,互为依存,战场环境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使得制空权、制海权斗争交融一体。

未来海战的主动权,可以预测将属于整个战役空间对空海作战行动实施严密筹划,整体协调的一方,属于掌握战役空间制空权的一方,这也是当前各军事强国大力发展航母的真实写照。

一是必须实现由观念的认同到行动的融合。要坚持从思想观念上打破军种壁垒,拆除军种樊篱,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海战要有方向、规模预测,明确联合建设发展的思路。要注重平时的建设,做到共同规划,互相参考。作战时主动通报情况,增强联合意识。

二是必须实现由战场设施的共建到同训的融合。要综合考虑各个方向空海军作战需求,统一制定战场建设计划。坚持做好在各个方向已经建成的机场、码头、阵地、仓库等作战保障设施共同使用,互相支援。

三是必须实现由联合行动的联动到一体的融合。一旦发生战事,要坚持做到情报信息互通共享,作战计划统一下达,整体指挥联合行动,联后联保互相支持,努力达到空中、海上、水下密切协同,信息、指挥、攻击一体运作,从而提升海空军一体化作战效能。

启示三:空中打击力是决定现代海战胜负最为有效的手段

夺取空中打击力优势,对掌握现代海战主动权和确保战役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空中打击力的优势,实际上就是实现已方各军种不受敌空中力量和防空力量严重干扰而获得的一种行动自由和战场主动。马岛之战,由于英阿两军在开战前,对各自对手的空中力量的作战能力研究不深,估计不足,导致了双方在整个战役均未取得明显的空中优势。

从一定意义上讲,双方空军都是依靠勇气来弥补空中优势的不足,但采取的方法手段不尽相同,各有秋千。阿军采用迂回、超低空突击,实现战术上的突然性,从而取得有效战果;英军则是充分利用技术和战法上的优势,使对手遭受重创。如不是阿军因战略决策上接连出现失误和武器装备受人制压太多等因素,战争的结局可能会出现逆转。而英军如有足够的空中力量,实现夺取绝对制空权,那么赢得战争的时间将大大缩短,更不会出现付出惨重代价赢得胜利的结果。

随着当今尖端科技不断运用于军事领域,现代空中打击力已逐步形成航空、航天和信息三种力量元素构成体,并集中体现对战场的信息收集、反应速度、打击效果和再次出动等方面。

一是作战速度是现代战争之魂。在现代作战中,作战速度就是赢得时间,赢得时间就是赢得主动,赢得主动就是赢得胜利。战争始终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可以代替兵力数量上的静态优势,引发兵力对比变化,有效改变作战态势。在信息化条件下,战场日益透明,所有的作战目标都将面临全维侦察定位引导下的精确打击,战争速决性更为明显。美军的“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 “联合作战构想”都把速度列为决定战争胜败的第一要素,强调在敌无法进行对抗的方向和维度上实施非对称攻击,在作战部队高速运动之中,以快速的行动先于对手塑造形势或对形势做出反应,主要体现在快速掌握情报、快速反应、快速决策、快速行动等方面。空中打击力,以速度制胜是突出的特点,作战行动的高速性和战争趋向的速决性更为突出,速度作为第一动量,依然是未来战争之魂,必然引领未来作战行动向着更为快速反应和快速有效打击的方向发展,以最大限度剥夺对方的反应时间,获取更大的战争效益。

二是精确打击是赢得现代战争之力。精确打击主要体现在“低成本和高产出”,这也是现代战争的基本作战手段。马岛战争中阿军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超军旗”战机低空突防,在距离英舰“谢菲尔德”号40公里处,突然跃升发射“飞鱼”,一举命中目标,使其葬身海底。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天基卫星预警系统、空中预警体系、地面预警雷达和舰艇防护预警等多方监控战场态势,促使这种简单的突防战法难以奏效。当前世界空中力量发展前沿的国家,如美军、以军采取的“定点清除”行动,都是在取得绝对战场制空权的基础上,采用时时指挥引导、时续信息传送和卫星精确制导等技术,采取“网络中心战”实现与对手非接触打击。因此,精确打击是制空权、制信息权和制电磁权的延伸和拓展,是体系作战的集中体现。为此,要想“拳头”打的准、猛、狠,不仅要使“拳头”硬,而且还要解决好“看的准、出拳快和够得着”等问题。针对我军未来可能因海上维权引发的争端,不仅要有足够的思想认识,更要有基于体系作战的精确打击诸要素的整体建设思路。

三是全程使用是赢得现代战争之要。马岛之战,是空中力量真正挑起了现代战争 “大梁”的标志。从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到“沙漠行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直至“利比亚战争”,无不体现在取得制空权方对空中力量的全程使用上。这是由空军的快速反应、便捷高速、灵活机动、反复使用、风险较小、功能齐全和效能明显等特征所决定的,航空工业代表着国防实力已被各国所认同。

综上所述,在航空工业上,要力争实现“使用一代、试飞一代和研发一代”,加大基于空军体系作战的综合力量建设。在日常军事训练上,要切实做到“紧贴实战、突出对抗”的战略思想,加大训练强度、难度和跨度,努力达到“用实战化训练,在训练化实战”的要求。

分享到:QQ好友QQ空间微信

打微"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妞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