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长青—强军梦 中国梦

首页 蓝海汇 研讨会

军民融合:通用航空建设发展与使命任务

作者:吕宜宏 2018-06-213141

编者按

中国航协通航分会总干事助理吕宜宏在“2018中国(安阳)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以“通用航空军民融合与使命任务探讨”为题进行了演讲,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其演讲从通用航空军民融合在哪里突破、通用航空军民融合走什么渠道、通用航空使命任务怎么样考量三个方面讨论了通航军民融合的起点、途径和目标结果问题,提出了以军民融合引领通航发展、以组建支援保障机队为突破口、以融入“三个体系”为落地渠道、以“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国防”为历史使命等新观点。以下为吕宜宏演讲的主要内容:

 

通用航空军民融合从哪里突破:对通用航空军民融合第一个层面的思考,即寻求融合的“起点”问题。

 

通用航空军民融合走什么渠道:对通用航空军民融合第二个层面的思考,即寻求融合的“途径”问题。

 

通用航空使命任务怎么样考量:对通用航空军民融合第三个层面的思考,即融合的“目标和结果”问题。

 

 

 

通用航空军民融合从哪里突破

 

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也是引领通用航空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时代发展方向的根本遵循。通用航空军民融合包含机队建设与使用、机场建设与使用、人才建设与使用等方方面面,而机队建设与使用是其中的重点和核心。因此,组建个什么样的、以及如何组建一支适应通航发展和军民融合需求的通航机队,是通用航空军民融合面临的首要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深入分析军队后备力量建设现状和发展形势,以及通航空中力量在军事上的地位作用后,客观地提出“通航支援保障机队”的概念。提出在通用航空军民融合的初期阶段,以组建“通航支援保障机队”为突破口,从空中力量建设上进行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通用航空军民融合的全面展开和深入发展,同时为预备役部队建设打基础、做支撑。

 

通航支援保障机队是什么性质

 

通航企业普遍有个特点,就是从部队退役的干部,特别是退役飞行员比较多,他们本身就是预备役人员,很多人有着“若有战、召必飞”的情怀。考虑到预备役部队属于军队建制序列,其组建工作相对制约多、周期长、难度大。因此,在通航后备力量建设的初期,暂不建议组建预备役部队,而是从组建“机队”开始。在机队的组织架构上,可不设现役军官岗位,不使用部队编制,充分依托预备役人员,形成一种从性质上看,既不是预备役部队,也有别于一般民兵组织的一种新型后备力量,根据需要可快速转成预备役部队的“准预备役”力量---支援保障机队。在军事能力建设上,可通过派驻指导、委托代训、联训联用等机制,建立部队和机队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有效联动,保证机队的“建、训、用、管、战”满足军事任务需要。

 

通航支援保障机队的建设思路

 

组建通航支援保障机队,以“需求牵引、政府主导、协会辅助、军方指导、军地两用、一队多用、有偿使用”为基本导向,坚持“通用与军用融合、市场与战场兼顾、应急与应战一体、训练与使用一致”等原则,以“先行先试、稳步推进、把握总体规模、突出质量建设、注重实际作用”为基本思路,在全国范围进行合理布局、分步建设,逐步打造出一支规模适度、结构科学、分布合理的低空准预备役力量,为发展低空预备役部队创条件、打基础、做支撑。

 

通航支援保障机队的职能作用

 

通航支援保障机队,以直升机、小型固定翼、无人机等为主要装备,主要用于承担小型、短途、低空飞行任务,用于野外、山区、城市、道路、水上、建筑物等大型飞机无法抵达的环境,协助地面力量完成物资运输、人员投送、空中观测、空中威慑、通信支援、医疗救护、勤务保障等任务。通航支援保障机队,相当于是通用航空的“国家队”,是通用航空国家战备力量。

 

通航支援保障机队的级别编成

 

参照目前航空兵部队的建制级别,根据大多数通航公司的规模能力,为便于与现役航空兵部队协同和配合,也便于平时管理和训练,通航支援保障机队的级别一般可定为大队级,由空军或陆军航空兵指导组建,按“大队-中队-机组”三个层级,与现役航空兵部队进行对口编成。一个大队下可编若干个飞行中队、机务中队和保障中队,中队下设机组。采用对口编成,具有便于补充、便于调配、便于指挥、便于保障等优点。

 

通航支援保障机队的组建模式

 

可采取“独立建制”和“松散建制”两种模式进行组建。对于大中型企业,如果人员装备规模足够,可以组建独立的大队。但实际上,“松散建制”也许更为适用。为使更多分布于各地的,特别是那些规模虽小但作用特殊的小型通航企业也能纳入后备力量体系,以充分发挥通航分布地域广、作用范围大、特别作用好、应急能力强的特长,在单独一个企业不足以成立一个大队的情况下,可在各小型企业中分别成立中队甚至机组,以某个企业为骨干和核心,共同组成一个大队,使得整体分布效应和辐射效应达到最大,通过“松散建制、统一领导、整体调配、就近使用”原则发挥最佳使用效益。

 

 

 

通用航空军民融合走什么渠道

 

在“通航支援保障机队”的建设和使用上,可将其纳入国防后备力量体系、国防交通体系和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等现有体系之中达成目标。通用融入“三个体系”,使通航支援保障机队的职能作用得以真正发挥,使军民融合在通航领域得以真正落地。

 

渠道一:融入国防后备力量体系

 

《国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国防后备力量,主要是指其中的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组织。战时,预备役部队还可根据国家发布的动员令转为现役部队。20161月,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成立,履行组织指导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职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因受传统机械化战争观念影响,“大陆军”色彩比较浓厚,其他军种力量薄弱,新力量、新技术、新领域后备力量建设滞后,主要表现为“陆军成分多、其他成分少;老牌力量多、新型力量少;作战部队多、保障部队少”的现状。特别是,低空后备力量建设一直是空白。

 

与一些老牌的“平时不能运营、只能战时打仗”的兵种后备力量不同,通用航空,是最具“平时能运营、急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特点、最集“军民融合”属性于一身、最富“寓军于民”潜质,因此也是最适宜组建国防后备力量的领域之一。

 

作为新型新质元素,作为“准预备役力量”,“支援保障机队”用于国防后备力量体系,就是“国防后备机队”,就是发挥其“支援保障”的本质作用,支援军队力量,遂行保障任务。

 

渠道二:融入国防交通体系

 

国防交通,指战时和平时特殊情况下的交通,涵盖为国防建设服务的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管道、邮电通信等领域。根据《国防交通条例》,“平时特殊情况下”是指局部战争、武装冲突和其他突发事件。20169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国防交通国家立法。规定战时和平时特殊情况下,国家根据需要,设立国防交通联合指挥机构,统一组织指挥全国或者局部地区的交通运输。

 

支援保障机队用于国防交通,就是“交通战备机队”。近年来,一些有实力、有信誉的通航运营企业、航空物流企业等,以签订协议等形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防运输事业之中,纷纷选配最先进的装备和最优秀的机组,甚至牺牲部分经济利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通用航空融入国防交通体系,要以《国防法》、《国防动员法》、《国防交通法》、《国防交通条例》、《民用运力国防交通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除了机队建设与使用外,还要在机场建设与使用、信息建设与共享、标准建设与运用,以及研发制造、队伍建设、理论研究等方面,把通用航空与交通战备紧密结合,全面发挥通用航空的国防交通作用。

 

渠道三:融入国家应急救援体系

 

支援保障机队用于应急救援,就是“应急救援机队”。航空应急救援,已在近10年来的历次救援行动中展现出显著效果和社会影响。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目前航空应急救援的能力和作用还远不能满足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期望。当前,社会力量涌动,民间资本活跃,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也正在形成公益性与商业性相结合,进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可以在应急救援事业中做出更多贡献。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鼓励航空运输能力社会化储备,鼓励通过委托代建、能力共建、购买服务、保险覆盖等方式,支持通航企业增加具有应急救援能力的航空器和设备。20183月,全国人大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新组建应急管理部,对原分属于各部委的有关职能进行全面整合,应急救援事业得到空前重视。

 

 

 

通用航空使命任务怎么样考量

 

把通用航空融入“三个体系”之中,表象上,是要让通用航空在经济建设之外,更多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国防责任。实质上,是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拓展了通用航空的使命任务,提高了通用航空的地位作用。下面试对通用航空的使命任务及战略定位进行简要总结和概括。

 

履行“服务经济”使命,“平时”运营作业

 

通用航空的“服务经济”使命,主要体现在“平时”;运营作业,是平时的主要任务。服务经济,是通航的主要使命,是通航发挥平时作用、完成日常任务、体现自身价值的主要形式。通用航空发展速度快、产业链条长、应用领域广、带动作用强、发展趋势好,承载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和升级消费的历史使命。

 

2017年底,行业全年飞行已超80万小时,有专家匡算产值约为150亿元。同时,迅猛发展的无人机产业也正在给通航经济发展带来新质和活跃力量,全国注册无人机数量已达20万架,且增长势头强劲,无人机公司更如雨后春笋,日新月异。

 

当然,通航目前总体经济规模在国民经济产值中占比还比较小,通航发展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但毋庸置疑,随着国家有关通航政策的继续支持、低空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社会对通航使用需求的不断增强,未来通航发展总体向上的势头不会逆转,通航“服务经济”的天空将越来越广阔,“服务经济”的方式将越来越丰富,“服务经济”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通用航空正在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新锐力量”。

 

履行“服务社会”使命,“急时”航空救援

 

通用航空的“服务社会”使命,主要体现在“急时”;航空救援,是急时的主要任务。服务社会,是通航的必然使命,是通航发挥急时作用、执行应急任务、体现自身价值的必然形式。服务社会,主要指执行或参与执行不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公益性任务,包括参与抢险救灾、航空医疗救援、协助反恐维稳、应对群体事件、重点区域巡护、参与国际救助等。

 

航空兵在历次应急救援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少、远、单”等不足也逐渐显现。“少”,即低空航空兵部队少,数量规模有限;“远”,航空兵部队部署在全国各地,往往“远水解不了近渴”;“单”,用于救援任务的直升机,其功能性、灵活性、适应性受限。而通用航空,运营公司多、分布地域广、型号类型足,覆盖范围更大更广,应急更为近便及时,机型更为灵活实用,应该在航空救援中发挥出更多更突出更有效的作用。

 

通用航空中异军突起的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事务中,正越来越展现出其独特作用和价值。无人机在对受灾地区进行多点式灾情勘察以及准确投放救灾物资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航未来应急任务,或可采用直升机与无人机有效配合模式共同完成。

 

今后,通航“服务社会”的范围将越来越广泛、“服务社会”的效益将越来越明显、“服务社会”的影响将越来越深远。笔者认为,随着通航规模能力的不断发展,通用航空将成为“航空应急救援的主体力量”。航空应急救援将逐渐形成以“军队力量为骨干、通航力量为主体、其他力量为补充”模式,进行合理组合,优势互补、高效运转。

 

履行“服务国防”使命,“战时”支援保障

 

(三)通用航空的“服务国防”使命,主要体现在“战时”;支援保障,是战时的主要任务。服务国防,是通航的特殊使命,是通航发挥战时作用、执行作战任务、体现自身价值的特殊形式。当然,通航也会承担平时性和应急性国防任务,如参与国防交通、军事演习或其他任务,但服务国防的根本和首要形式及目标还是执行战时任务,进行战时支援保障。

 

通用航空服务于国防,可弥补大型飞机战略投送力量在低空和短途运输保障上的不足,满足无机场甚至无公路条件下偏远地区、边境一线、海岛一线的保障需要。通用航空服务于国防,可为现役部队动员扩编提供充足的低空力量、飞行员和机务人员等,支援与配合现役部队完成低空支援保障任务。通用航空服务于国防,主要是辅助军队低空力量,进行战役战术性支援保障,为全军部队承担低空保障、短途保障、小型保障、机动保障、野外保障、定点保障任务。

 

无人机的战时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并改变作战样式。如发挥无人机的群体控制效应进行集群攻击、进行定点清除和精确袭击、与有人机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等。无人机特别适用于执行有人机和其他手段难以完成的一些特殊任务,如核生化污染地带侦察、毁伤效果评估、目标监视定位、抵近电子干扰、前出飞行导航等。这些都是无人机运营企业能够具备的潜在国防能力。

 

今后,通航“服务国防”的使命将越来越突出,“服务国防”的模式将越来越多元,“服务国防”的体制机制将越来越完善。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和通航服务国防能力的不断加强,通用航空将成为“低空支援保障的辅助力量”。未来的低空战场,将逐渐形成以“军队力量为主力、通航力量为辅助”模式的军民一体化支援保障格局。

 

总之,通用航空的主要使命是“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国防”,主要任务是“平时运营作业、急时航空救援、战时支援保障”。通用航空的战略定位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新锐力量;航空应急救援的主体力量;低空支援保障的辅助力量”。通用航空要履行其“三重使命”,承担起“三种任务”,展现出“三个力量”,为国家、为人民、为军队做出更多贡献。

 

来源:通航委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