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长青—强军梦 中国梦

首页 蓝海汇 项目评估

军民融合战略乃国之大事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于川信 2017-03-172939

2016年3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将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1月2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习近平同志任主任,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这充分表明了军民融合战略是大国重任,需要我们站在国家安全和民族振兴的高度理解和把握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大格局。

081.jpg

实现融合战略的整体设计关系到经济和国防建设融合高效推进

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是一个世纪工程,涉及军地双方、众多领域、功能各异的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规划好这个大系统,是国家的责任,民族的义务。

首先,需要理解和把握融合战略的深刻要义。一是在总的着眼点上,要囊括经济社会系统和国防建设系统的方方面面,重点突出经济和国防建设的融合发展。二是在总的构架上,要与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发展战略、军事战略相协调;与“一带一路”、创新驱动等纳入一个大系统通盘考虑。三是在总的把握上,要将军队、社会、企业纳入一个大系统,解决和处理好三者间的内在紧密关系。四是在总的内容上,着重突出科技兴国、科技兴军,要向海洋、空天、网电等系统的发展延伸。五是在总的方式上,要把军地相关基础建设、力量构成、资源共享、全面管理、安全监控等系统融为一体,并将与其紧密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制度、标准、条件等系统一体实施。

其次,需要满足融合战略的不同需求。一是满足安全之需。有效应对当今世界的各种挑战,需要把安全谋划、安全策略、安全手段等纳入融合战略大系统设计。二是满足发展之需。维护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需要把预先谋划发展、国内国外一体发展、软硬实力综合运用发展等纳入大系统。三是满足创新之需。把军地协同创新、突出核心创新、瞄准前沿创新等纳入融合战略大系统,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四是满足现实之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进入攻坚期,军队改革不断深入的关键阶段,把几万件专利尽快“军转民”,把一流的民企创新技术尽快“民参军”,需要大系统设计。五是满足未来之需。针对基础研发能力薄弱、创新动力不足、发展后劲乏力等问题,需要把基础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纳入融合战略的大系统。

再次,需要集聚融合战略的力量支撑。一是集民族之智。融合战略的实现,需要发挥中华民族的共同智慧、需要海内外军地间的共同努力、需要全体人员的创新思维。二是集国家之力。基础性研究相对较弱,创新能力就会相对不足,科技发展就会后劲乏力,需要以国家之力大系统构建。三是集军地之长。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最先运用,又促进经济建设已经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基本规律,需要军地齐心协力。四是集企业之能。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的速度优势越发明显,既要大中小企并举,更要中坚骨干并用。

实现融合战略的总体规划关系到国家与区域和领域战略的衔接 

首先,需要确立总体布局的基本脉络。一是前瞻性布局,《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当前,我们既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莫测、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我们顺势而为,又处于长期形成的军地二元结构、自我封闭的局部利益状况之中,需要我们打破禁锢,进行前瞻性大布局。二是多维度布局,从总体组织构架、力量构成、资源调配到功能区分等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一致;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海洋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等强国战略相协调;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相匹配;与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四大板块”协同呼应。三是多层面布局,既要做到实现国家与区域融合发展战略及相关力量布局的有机衔接,既要实现跨区域、跨省域、跨行业的协调一体运作;又要实现区域内经济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功能定位的相互匹配,还要实现各个行业与区域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的衔接配套。

其次,需要确立空间布局的基本脉络。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空间布局,是经济和国防建设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是对各类经济和国防要素的地域配置过程,是对各项军民融合活动分布情况的基本调整,以此使其处于最为适合的区位。一是组织架构布局,中央设立了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初步形成了中央到省市两级军民融合领导组织架构,但从融合实践和基本特性看,区域层面是承载融合战略的基本单元。还应考虑加强区域组织架构布局,这样才能不挂空挡,才能真正有效落地。二是区位功能布局,在功能的划分和功能的布局规划上,既要体现满足区域军事和地方经济重大需求,还要充分体现契合地理区位特点和优势;既要突出区位各领域发展特色,还要发挥向其他方向和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资源结构布局,如在人才队伍结构布局上,将军队、社会和企业三方科技人才纳入总体布局规划,着重打造好管理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技术型人才这三支队伍。

再次,需要确立时间布局的基本脉络。融合战略时间布局,是按照时间的规划将经济和国防建设目标、路径以及要素转换为时间值来衡量的模式过程,使其在时间轴上展开合理分布、调整与实施。由于融合战略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因此,结合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实践,应做好“融合战略三步走”。

082.jpg

实现融合战略的重要支撑关系到把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新高度

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当前应突出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把握好五个面向。一是面向关键领域基础研究,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实践已经充分暴露出基础研究的薄弱,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建立好面向关键领域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二是面向核心自主前沿技术,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代表世界高技术前沿的发展方向,实现跨越发展的自主前沿技术,需要花大力气从跟跑、并跑,到弯道超车,再到领跑。三是面向重大专项工程,通过打造一批龙头工程、精品工程,实现引领发展的先发优势。四是面向新兴领域创新,着重海洋、太空、网络、空间、核安全和生物安全等五大安全领域的发展,建立立体多维由空至海的发展模式。五是面向重要方向基础建设,重点是要解决适应军事需求,突出设施基础、工业基础、科技基础、人才基础等四大综合性基础建设,抓住交通运输、通信信息、信息资源、频谱管理和人防工程等五大领域性基础建设。

第二个维度,把握好科学发现的发展运用。对科学发现的创新性应用,是改变我们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打转转的传统思维方式,面向逆向思维,寻求新的发展途径的革命性改变。

第三个维度,把握好科学发明创造的运用。科学发展史常常传达一个信号:颠覆性的科学成果有时就在一个细小的想法中萌生了,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占领科制高点,科学发现、发明、创新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实现融合战略的全面拓展关系到紧密联结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  

一是紧跟全球一体化进程。跟踪发展,融入世界,找出外在客观因素,变被动为主动,是确保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参照。从总体利益上看,全球利益的联动性促使国家由封闭走向开放,从而使国家利益的结构、内容和维护手段不断更新,既需要民在先、军在后,更需要军先行、民跟进。

二是加快走出去融进来力度。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紧密合作日益突出,这是世界一体化发展大趋势。从走出去上看,当前,我国企业已经走出国门,把国外的先进理念、技术、方法带了回来,同时也面临了一些安全问题,需要把确保安全的触角延伸向海外,通过国际维和、远海护航以及雇用当地力量等多种方式,完善海外安全体系建设。从融进来上看,首先是将在国外发展的高技术人才吸引回国,其次是将国外的高技术企业、研究院所人才吸引进来,通过完善政策制度,在保证其利益的基础上,发挥他们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

三是调动和吸纳多方力量。军民融合需要面向世界,调动多方力量,集聚多方智慧。从技术合作上看,前沿技术的提出、研发和国际合作,已成为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借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加快经济和国防建设步伐的过程中,有许多科技创新难题需要联合攻关,共同解决,可以采取由我主导请进来一体研究、定期集中研究、阶段联合研究等多种形式加快步伐。从力量运用上看,目前我国在海外的相关机构、企业、民间组织等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前伸平台,需要我们按照国家发展的大思路,将其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通过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把潜在的优势和资源开发好利用好。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0条评论